为什么说这个as normal people是scientists的补足语而不是作宾语
as
normal
people是主语补足语,即主动语态中的宾语补足语。
因为该短语是补充说明scientists而不是动词的承受者,所以是补足语
不是宾语。
怎么评价《普通人》(Normal People)这部电视剧
不以事件为核心,台词铺设不为叙事,悉数转移刻画人物性格,细腻而娓娓道来。其中爱情最让人信服的一点是,它不回避性,性的吸引力点触情感,爱同时是身体的。
他们在爱里挣扎犹疑,体面又不堪的生命,仿佛你与我,Normal We。视听精致,演员自然,You‘re the worst之后最好的爱情剧集。
这部《普通人》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过去青春时期的回忆,它讲述的甚至不止是青春时期的故事,而是关于自我,关于我与他人,我与生活,我与世界的相处,以及在家庭关系,爱情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里,如何平衡,以及一步步成长的故事。
剧中的男女主都是敏感而自卑的人,玛丽安家庭富有却因为原生家庭复杂的原因导致在校园里格格不入,她的孤独自卑来源于外部,哥哥的压迫欺凌和妈妈的无视,同学的孤立与他人的评价,都让年轻敏感的她受到伤害,从而变的拧巴,产生了对峙感。
所以即使她内心明确地知道自己要什么,还是会缺乏安全感,即使刚刚结束性行为,还要问一句“在学校你是否有暗恋的人”。康奈尔的孤独和自卑来源于内部,经济条件的缺乏和朋友对妈妈的工作的不善意的好奇。
单亲家庭的影响都让康奈尔内心自卑敏感,想从外界得到认可,所以即使与朋友三观爱好不同,也尽量收敛自己的想法,让自己变成受欢迎的人,所以他不敢公开自己与玛丽安娜的关系,也不能面对自己的内心承认这份喜欢,直至两人分开。
大学后的两人角色似乎互换了一样,玛丽安变的受欢迎,朋友多参加的活动也多,而男主似乎有些无法快速融入大学生活,自己一个人的时间增多,两人角色变换的原因好像无法具体分析。
有家庭条件这些物质原因,也有对“真实的自我”意识开始之初的试探性改变,是经历了太多不开心的事情,做了太多违背内心真实想法的行为,但是内心真实的部分无法再继续欺骗自己,于是试探性的换种方式生活,我模仿你融入朋友,我学你逃离人群。
无论是女主从“孤僻”到“受人喜欢”,还是男主从“受欢迎”到“孤单”,在找寻什么是真正的自己,自己真正想做的、想要的是什么这一过程中,钟摆的指针从一端跳到另一端,以为这就是改变,以为这样能让自己好过一些,这样不停试探不停改变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与本我的正确相处方式。
英语问题,一个普通人,he is a normal person. 还是 ordinary person.
normal person ordinary person common person 这三个都可以,在中文里都是普通人可以翻译成。但是英文的用意有点点不同。
当你说到 a normal person 说话用意是在拿他在和其他人的常规行为做比较,比如
youv been acting weird, why can’t u just be a normal person. 这种普通人 说正常人 比较适合
ordinary person 你的意思出发点是他的本质或者属性很平凡,重在点出没有特殊/奇特之处。 比如
she’s got a superpower, we can’t think of she’s some ordinary person.
common person 你的用意是关注他和其他人有着相同点。比如
he is not a rich guy but just a common person. 此时你着重表达 他是一个和其他人相同的人。当然你换成 ordinary 也可以,侧重点稍微有点不同,此时你重点专注于他自身很平凡,并没侧重于拿出来和其他人相比较起来的普通,比如换成,he is not a rich guy but just an ordinary teacher. 这样更准确。
英语翻译 平常人
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一般来说选ordinary较好,它是描述人的形容词,而average较少用来解释成普通,平常的意思,较多地解释应用在理论中,强调平均的意思,所以这里选择ordinary较好,这是一点个人看法和意见,因为具体的方法也要结合上下文,希望我的回答能为你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