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是不是后羿转世
二郎神不是后羿转世。第一,二郎神和后羿没什么关系。第二,题主提出来的那个传说,是现代人过度脑补和二次加工出现的产物,我们一般称其为“现代传说”。现代传说的特点就是,喜欢扯阴谋论,以及喜欢把没什么关系的传说人物强行糅合在一起。
为什么有的小说说二郎神是人王伏羲的转世
估计是延伸出来的。
作者段文强的仙侠小说《三界众道》里的二郎神,本名杨戬,尊称二郎显圣真君、亦名杨二郎。本是凡人出身,但体内却有一半神仙血缘。其母瑶姬,乃玉皇大帝亲妹,其父杨天佑,正是玉帝于凡间的妹夫,舍妹乃是杨蝉。只因亲娘瑶姬,神凡相恋,触犯天规,被昊天上帝罚其生母瑶姬压在桃花山下。二郎神师承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之一的玉鼎真人门下,在人间商代末年所发生的封神大战之际,二郎神杨戬相助师叔姜子牙保周伐商。最后商纣灭亡,二郎神功德圆满,上天成神。
因封神完毕,昊天上帝亲封四帝六御过后,二郎神跪求上帝,乞求饶恕生母瑶姬的罪过时,被昊天瞪眼之下,伤其五内。
后来女娲娘娘与昊天上帝大战中,最终由女娲娘娘反败为胜。上帝战败,羞愤自爆元神而灭。当女娲取代昊天,统辖三界后。娘娘仁慈,亲自赦免二郎神之母瑶姬当年的私恋凡人之罪,下令立即释放出桃山之下,便让二郎神劈救母后。从此二郎神对女娲娘娘无比感激,为报女娲大恩,发誓效忠娲皇,誓死追随。
神话中的二郎神杨戬,是哪些历史人物演变而来的
翻阅史书我们惊奇的发现,二郎神并非只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之中–还不止一个!
那么二郎神杨戬这位神话人物,又究竟是哪些历史人物演变而来的呢?
说法一:二郎神的原型是战国时期的蜀郡太守李冰的第二个儿子,即李二郎。现在四川成都的都江堰就是李冰父子所修建的。如果今天的你乘坐着公交车前往都江堰,都会在一个叫做离堆公园的地方下车。而李二郎就是在都江堰修建过程之中因为开凿离堆的功劳而被百姓所传颂,当时生产力低下,人民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喜欢把一切进行神话,因此李二郎也就在广大劳动人民的口口相传中逐渐被当做神灵来祭祀了。
到了北宋时期,朝廷出面对此进行了认证,明确二郎神即李冰次子并封为惠灵侯。后来的很多著名学者,文人墨客也都去四川灌口的二郎庙瞻仰祭祀并记录在他们的笔记之中。到元朝时候李二郎又升官了,被元朝皇帝封为了显圣灵佑王,一直享受香火供奉,民间多传其灵异。到清雍正年间,由于李冰被加封兴济通佑王,灌口二郎庙改名二王庙。因为得到了朝廷的认证,这种说法成为了主流说法,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
说法二:清朝康熙年间九龙夺嫡,每个皇子都希望能够得到老爷子康熙的认可所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中皇三子纠集了一批文人编撰了《古今图书集成》。根据里面的记载,灌口二郎应该是隋朝时候的四川嘉州太守赵昱,这哥们儿据说曾经在青城山中修道,遇高人传授颇有神通法术,而且武艺高强起码也是大侠级别的人物,而且水性特好据说一个猛子扎下去七天七夜可以不换气,当然也有说会避水诀的。传说中曾在嘉陵江亲手斩杀了蛟龙,当时江水尽赤,赵太守执龙首而出悬于城门(满满的魔兽中打黑龙MM的既视感有没有),故此很受当地百姓的爱戴。辞官归隐后每当嘉陵江发大水,赵太守必显圣救灾,沿江百姓感念他的恩德,奉为神明四处传颂。到唐朝的时候,宋太宗李世民听说了这件事情顺应民意在灌江口建立了祭祀他的庙宇。唐玄宗马嵬坡挥泪辞别贵妃入蜀避难后又加封为赤城王,而《封神演义》中的二郎神有很多这位二郎神的影子。
说法三:氐族的英雄二王子杨难当是氐族神话传说中牧猎神的原型,在氐族的传说中,这位杨二郎有三只眼睛,骑一匹白色骏马,带一条白毛细犬。对上了,这活脱脱就是后来二郎神的形象啊!而史学界考证氐族有用刀划开额头涂墨的习俗,伤口愈合之后留下的痕迹很接近二郎神的第三只眼,氐族称其为开天眼,科学研究表明在额头正中的位置很可能在原始时期有一个如野兽一样能够使人预知危险的器官,在进化过程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退化,或许氐族的这一习俗就是想恢复这种能力吧?最终,随着氐人逐渐融入汉民族之中,曾经的氐族牧猎神杨二郎也就光荣的加入了中华民族的神仙世界。
以上三种说法代表了二郎神来历的主流,其余的还有“羊二郎”说,“拜火教风神”说,“石二郎”说,“古蜀国王”说等等,尤其最后的“古蜀国王”的说法更是得到了三星堆出土文物青铜纵目人的佐证,三眼二郎神的形象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像,青铜面具都有着极高的相似度。
那么,二郎神的名字又是因为什么确定为杨戬的呢?
查阅史料我们惊奇的发现,历史上还真有杨戬这个人物!
话说北宋徽宗年间,朝廷腐败,当时有四位大奸臣并列,人称“四贼”。其中三位我们十分熟悉就是童贯,高俅和蔡京,最后一位和童贯一样是为太监,而他的名字就是杨戬了。
神奇不神奇?惊讶不惊讶?
那么一位北宋末年的太监又是怎么变成了大家熟悉的天界无敌战神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宋徽宗这位道君皇帝了,众所周知宋徽宗信奉道教,一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寻仙问道了,既然领导喜欢,下边必然就会有大量拍马屁的,这时道教神霄派的领袖林灵素出现了。这位林道长不愧是一位拍马屁的绝顶高手,在他的忽悠下,宋徽宗相信自己就是玉皇大帝的长子下凡转世,那么自己身边的狐朋狗友自然也不可能是凡俗之人吧?没错,这些人全都是神仙下凡的,是天上的仙官下凡辅佐道君皇帝的。
杨戬就这样与神仙扯上了关系,归根到底杨戬需要一个神仙的身份,很不幸,二郎神光荣入选了!
传说宋徽宗的妃子得了重病,由杨戬陪伴去二郎庙祈福,庙中的庙祝胆大包天色令智昏竟然看上了皇妃,要不说色字头上一把刀呢。当然皇帝的老婆哪怕是小老婆也不是他想勾引就能勾引的,那怎么办呢?下凡!这位庙祝天才的想到了二郎神下凡的主意以求达到罪恶的目的,却被机智的杨戬公公慧眼识破,但是神仙是必须神仙才能对付的,杨戬公公以毒攻毒,以正派二郎神的身分揭穿了假二郎神的阴谋,捍卫了皇家的荣誉和宋徽宗帽子的颜色。
从文人墨客对北宋的记载来看,整个北宋年间民间虽然有祭祀二郎神的习俗但绝非杨二郎而是李二郎(赵二郎没办法只能委屈着,因为皇帝姓赵。)然而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二郎神就突然的变成了杨二郎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无厘头的事情。
杨戬的这个故事这件事后来被记录在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之中,随着《三言两拍》的广为流传,成书于明代的《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也就借鉴了二郎神就是杨戬的说法,尤其是《西游记》中对于二郎神外貌的描写中有无须,头戴三山帽的诗句,在明代这些都是一位合格太监的标准配置了。
《封神演义》和《西游记》在此基础上大量融入了民间对各路二郎神的各种传说加以文学加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最终塑造出了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神话人物–灌江口二郎显圣真君,清源妙道真君,赤城王杨戬。
二郎神杨戬这位神话人物,究竟是哪些历史人物演变而来的
在翻开历史书籍的时候,我们惊奇的发现,二郎神并非只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之中的,而且二郎神的人物源头还不只是一个。
那么,在我们印象中有着赫赫战功,并且为人耿直的二郎神杨戬这位神话人物,又究竟是哪些历史人物演变而来的呢?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些源头。
第一个说法:二郎神的原型是战国时期的蜀郡太守李冰的第二个儿子,即李二郎。现在四川成都的都江堰就是李冰父子所修建的。现在我们如果乘坐着公交车前往都江堰,会在一个叫做离堆公园的地方下车。李二郎就是在都江堰修建过程之中因为开凿离堆的功劳而被百姓所传颂,当时生产力低下,人民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喜欢把一切进行神话,因此李二郎也就在广大劳动人民的口口相传中逐渐被当做神灵来祭祀了。 到了北宋时期,朝廷出面对此进行了认证,明确二郎神即李冰次子并封为惠灵侯。后来的很多著名学者,文人墨客也都去四川灌口的二郎庙瞻仰祭祀并把这些记录在他们的笔记之中。到元朝时候李二郎又升官了,被元朝皇帝封为了显圣灵佑王,一直享受香火供奉,民间多传其灵异。到清雍正年间,由于李冰被加封兴济通佑王,灌口二郎庙改名二王庙。因为得到了朝廷的认证,这种说法成为了主流说法,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记录,这些慢慢流传至今。
第二个说法:清朝康熙年间九龙夺嫡,每个皇子都希望能够得到老爷子康熙的认可所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中皇三子纠集了一批文人编撰了《古今图书集成》。根据里面的记载,灌口二郎应该是隋朝时候的四川嘉州太守赵昱,据说他曾经在青城山中修道,遇高人传授颇有神通法术,而且武艺高强起码也是大侠级别的人物,而且水性特好据说一个猛子扎下去七天七夜可以不换气,当然也有说会避水诀的。传说中曾在嘉陵江亲手斩杀了蛟龙,当时江水尽赤,赵太守执龙首而出悬于城门,故此很受当地百姓的爱戴。辞官归隐后每当嘉陵江发大水,赵太守必显圣救灾,沿江百姓感念他的恩德,奉为神明四处传颂。到唐朝的时候,宋太宗李世民听说了这件事情顺应民意在灌江口建立了祭祀他的庙宇。唐玄宗马嵬坡挥泪辞别贵妃入蜀避难后又加封为赤城王,而《封神演义》中的二郎神有很多这位二郎神的影子。
还有一个说法就比较神话了,就是说在氐族的传说中,这位杨二郎有三只眼睛,骑一匹白色骏马,带一条白毛细犬 ,而中间那只眼睛可能就是感应危险的器官,后来氐族融入了汉族,二郎的战绩显赫,战斗力还不错,于是就被汉人记录最终流传了下去。
西游记中的二郎神是怎样的形象
二郎神,即灌口二郎,国祀称号郎君神,亦称灌口神,清源神可见二郎神的信仰崇拜由来已久且历代不衰。二郎神是中国古代民俗信仰中的一个重要神祗,在漫长的历史源流演变中,衍生了不同的身份,分别是国家祭祀的李冰子李二郎、道教正统的赵二郎、民间传说的杨二郎。
龙钓手 | 文-冬蝉子. 第五回:二郎神领命转世,三公主痴情赴难
且说这兜率宫中姜子牙与那太上老君二人斗棋斗得天昏地暗,一时竟忘了时辰。不觉天色渐暗,这才发觉早已过了午时。
太上老君惊道:“该说这神水应早出炉了啊?怎地这童儿不来报道?莫非生了变故不成?”
子牙亦道:“只顾着下棋,却忘了时辰。”
二人来到炼丹房一看,老君不禁气得吹胡子瞪眼,急用拂尘将童儿扫醒:“那神水可曾出炉?你这作死的顽童怎在这里瞌睡?可是误了玉帝的大事?”
那守炉童子慌道:“弟子一心守炉,不曾离开半步,那神水炼好,我便将炉门打开,刚取得神水就不省人事了,弟子知错!是弟子无能!”
“老君且勿怪童儿,这神水玉瓶尚在,必定是有人偷喝了神水,有道是贼在暗处,岂可怪罪这守炉童儿!”子牙劝道“老君何不拿照妖镜看个明白?”
这太上老君即取出照妖镜来,那照妖镜就如同当今的监控录像一样,把那四不像和青牛如何盗取神水,又如何去得凡间,一五一十的回放了一遍。
“然来是这两个畜生作怪。”子牙惊道“这该如何是好啊?”
那太上老君拿着玉瓶仔细看了看,若有所思道:“看来天命该是如此……”
“老君,莫再卖关子了,快些想法子啊!”子牙急道。
“这玉瓶里尚剩得一滴神水,若是要穿越那金刚伏魔墙是万不可能的了。”老君将玉瓶盖子塞上“为今之计只有找一位仙家服了这一滴神水再投胎转世,待其长大成人了再去捉回这两个孽畜。”
子牙疑道:“老君怕是急糊涂了,这投胎转世可就成了凡人了啊!哪里还有本事捉得四不像来?”
“子牙有所不知,我这一滴幻影避路水虽不能穿越佛墙,却尚能让人留住些许记忆。”老君接着说道“只要找一位本领非凡的仙家,服了这滴神水,我等再将其原委告知,令其投胎转世,待到长大成人,去那云梦泽寻得伏羲元身,取得五行还神丹即可恢复神通了,如此便可捉回那四不像了。”
子牙用手托住长须捋了捋:“到也只能如此了,我有一合适人选,只是这转世到长大成人总得十八年去了,只怕这十八年间不知要被这两个畜生生出多少祸患来。”
“现如今我等皆不能下凡,若是要等老道再重新炼化神水,也得等七七四十九天,换到人间便是四十九年去了,子牙莫再迟疑了,快说所荐何人?”太上老君也急了。
“所荐之人正是那灌江口昭惠显圣真君二郎神杨戬是也。”子牙接道“但我那坐骑曾随我征战多年,也有些本事,况且又有青牛助阵,二郎又以凡人转世,怕是难以对付啊!”
太上老君把拂尘往手臂上一搭,伸出手来掐指算算:“可令那四大神兽一齐转世,这四兽乃上古伏羲所训,居四象之位掌管二十八星宿,自是有些本领。又各领金、木、水、火之行,加之杨戬正好完合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数。只是这四兽转世之后并无半点记忆,只能是全靠杨戬点化了。”
“如此一来,那龙池谁来守护?”子牙摇摇头道。
“这道不难,我将金刚琢变大了将龙池围住,莫说是池中蛟龙,任凭是大罗神仙也出不去咯!”老君接道“你我二人再亲自守他一个月,何愁乱了天道?”
主意已定,二人便风风火火往那灌江口赶来。
且说这二郎真君一大早见到紫气东来,知道要有贵客登门。便不出门打猎了,专程在家等候,不想却是老太公和太上老君来访。
杨戬拜过子牙并老君,引二人进得九宫八卦府邸叙茶。
“二郎莫要看茶,真正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件要紧事要你去办!”子牙急道。
“太公有事只管吩咐,杨戬虽多年不曾征战,却还是太公帐下的将军!”杨戬以为要去打仗却是兴奋不已。
“二郎啊!此非领兵攻城,却强比那攻城掠寨艰辛万倍啊!”子牙叹道。
于是把那四不像如何盗神水下凡作乱,又如何同老君商量对策的经过和杨戬细说了一遍。
杨戬道:“太公莫忧,杨戬领命投胎转世擒那四不像回来便是。”
太上老君接道:“显圣真君须知这投胎转世之后你将只是凡人一个,仅靠这神水停留些许前生记忆,一身法力尽失,且需历尽人间诸苦,那红尘情愁滋味,爱恨离别痛楚,生老病死折磨,快则二十年,多则三十载,远不似这神仙快活啊!”
“太上老君放心,即便是天雷地火,鬼府炼狱,杨戬只当没了神功走他一遭便是。”杨戬不愧显圣真君,听得老君言语竟是全然不惧。
子牙又道:“你此去人间没了法力,又得等十八年后方能长大成人,那四不像同青牛都是服了神水下凡的,自然是带着神力下的凡间。
待你长大成人之后,那凡间有一处云梦泽,原是鬼谷修道之所,现在人间唤作张家界,那里有一处黄龙洞。
那黄龙洞原是伏羲大神潜心修炼过的地方,如今尚有伏羲元身守护,我将四大神兽与你一齐转世,助你一齐捉拿两个孽畜回来。
待你等去寻得伏羲元身,服了五行还神丹,便可恢复神力。那四兽不曾服得神水,自是没有记忆,此中机缘只得你一一点化了。”
“太公放心,事不宜迟,且请取神水服了早去转世。”杨戬决心已定,义不容辞。
“二郎怎生如此火急?却不顾妻不顾家了!”说话间从侧屋出来一位端茶盘的女子,却是那杨戬之妻西海龙王的三公主。
“三娘莫怪,杨戬去那人间一趟,少则二十天,最多一个月便回来了!”杨戬连忙解释道。
“二郎休要骗我,谁不知这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你等方才对话三娘都听到了,你我夫妻自居这灌江口,也受凡人供奉多年,如今人间有难,你去化解也是应当的,只是要你一人去那凡间受尽三十年的折磨,为妻如何甘心?”这三公主一边说着不禁红了眼眶。
“太公在上,三娘有一个不情之请,万望太公成全!”三公主给子牙沏了一杯茶。
“三公主的心思老道知道,可这转世捉妖非同一般,杨戬与那四神兽暗合五行,方能点化,你若转世怕是回都回不来了啊?”子牙一脸的为难。
“太公自是知道我夫妻二人几经磨难才得以结发,自从杨戬助你伐纣功成,我二人居在这灌江口形影不离,这才过得几年好日子,而今你只顾天道,怎忍心不理会人常,硬要将我二人分开!”这三公主早已是泣不成声了。
“三公主莫急,老道这里有一计策,只是一切还靠顺天安排了。”老君解围道。
“太上老君有计策便好,纵是天不作美,横生出多少祸患来,三娘也要随夫君一起转世。”三公主即刻收了眼泪。
老君便道:“即是如此,我将你化作一条绸缎,系在杨戬腰上,待他转世之时你即可随他落入凡间,然而你只是一块绸缎,并非转世为人。若要成人,除非那绸缎殁了,你方能重新转为人世。”
子牙接道:“若是如此,这三公主即无记忆,又只是一块丝绸,如不能转世为人,却该如何是好?”
那太上老君掐指算道:“红尘多情多伤心费神,姻缘因果造化弄人,一切因缘自有天注定。”
三公主听言急道:“只要能伴在二郎身边,即便是做一片丝绸,三娘也心甘情愿!”
老君唱了一声道号,叹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谁道神仙无情义,灌江潮水话别离。”
随即将三公主化作一条丝绸系在杨戬腰上。杨戬服了那滴幻影避路水,三人一起往龙池八卦山赶来。
太上老君将那金刚琢往空中飞去,瞬间化作一个大大的光圈,那光圈正好把这龙池团团围住。
子牙便将四大神兽唤来:“今命尔等投胎转世,协助杨戬逆转人间祸患,等到功成回天之日,便是尔等修成人身之时。尔等须尽心尽力切勿错过了机缘。”
那四神兽修炼至今已不知几千年矣,却终不得机缘修成人形,如今有此机缘自是喜不自胜。
杨戬问道:“敢问太公,即是投胎转世,各自出身当不一样,我该如何寻找这四位神兽?”
子牙随即将那四兽和杨戬手背上各自留下了一个印记,杨戬翻过手背一看,却是一个如同风火轮一般的红色图标。
“此乃天体运行之始,八卦衍生之初的模样!我那御龙钓竿和阴阳龙鳍浮漂上便印有此标记。”子牙解释道“那四不像盗去了我的御龙鱼竿,日后定会由天下钓鱼界开始作乱,这四大神兽早晚见我垂钓,都学了些要领,尔等转世之后便是当世的龙钓手,你以此胎记依照各自方位自然能寻找到他们。我虽不能往返人间,如遇紧要关头,却会托梦与你。”
一切吩咐妥当,老君即刻领着众人径直朝那“往生谷”去。
那往生谷位于三十三重天的玄胎平育天,只见那悬崖怪石间生长着各类奇花异草,那山涧之中漂浮着不同颜色的云彩,云层密集,一眼望不见谷底。
“尔等切记!跳下往生谷时切不可运神功护体。欲要转世为人,需得先死而后生,不然去不得轮回道。”太上老君提醒道。
杨戬又问:“敢问老君,我等返回天庭时又该如何?”
“去时一条死路,来时死路一条!尔等在凡间不历死劫不能回天。”老君捋一捋长白须“此去艰辛由此可见矣!”
杨戬同那四大神兽立志转世,此刻早已将生死之事抛之脑后了。
杨戬朝子牙和老君作别道:“请太公放心!请老君放心!杨戬去也!”说罢便领着四兽望那往生谷下跳去……
二老将诸事安排完毕,便回了龙池八卦山守护天池。
这太上老君见在兜率宫中未和子牙分出胜负,如今却要在这龙池呆一个月,不免觉得乏味,便又要和子牙对弈。
“不瞒老君,我自来这龙池八卦山后,一直无人来访,自己一个人只知钓鱼取乐,这家中并未制作棋具。”子牙应道。
“这有何难!”只见太上老君飞身跃至黑仪峰顶,将手中拂尘凌空几笔,竟在空中画出一副巨大的棋盘来。
“我观这八卦山中黑白玉石众多,岂不是天然的棋子?你我在这龙池之上对弈,谅那池中蛟龙也不敢胡为了。”太上老君笑道。
子牙亦跃至白仪峰顶:“如此甚好!”
老君又道:“这龙池对弈却还有一处计较,那杨戬转世平乱,自然是凶险异常,正如这棋道一般,正可谓变幻莫测,福祸难料啊!”
子牙点头道:“正是如此。”
“老道我持黑棋,预测那青牛和四不像在人间作乱;子牙着白棋,推演那杨戬平乱,如此一边对弈一边也好给杨戬一些提示,岂不妙哉?”老君说罢盘腿坐下,挥起拂尘运来一块大黑石架于棋盘天元中位。
“老君此番安排果然妙哉!”子牙赞道,刚要发功运白石,却又被老君叫停。
“子牙莫急,那杨戬转世至少得等十八年后方能与四不像对抗,故而子牙须待我布完十八步棋方可落子。”老君言罢将拂尘一阵飞舞。
只见那黑仪峰下噼里啪啦飞来一堆黑石,子牙数一数刚好十八颗,尽将棋盘各路星位关口占据,任凭白子落在何处必遭围追堵截,最终落得个狼狈不堪。
“如此下法白棋岂有胜机?”子牙叹道。
老君捋一捋胡子:“天意如此,人能奈何?欲建功业者,谁不是迎难而上呢?”
子牙赞道:“果然却也如是。”
冬蝉子-2017.12.6
二郎神是什么动物
二郎神不是动物,二郎神是“民间信仰和儒道神祇”。
其形象为粉面无须、仪容俊雅的少年郎君,诞日为六月二十四或二十六。多种官方史籍、方志史料、宗教典籍、神话传说、文人笔记以及神魔小说都曾出现过他威武骁勇、斩妖除怪的身影。
二郎神职掌甚广,民间多认为他是一位与水利、农耕、防止水灾有关的水神,具有司水神职,还被奉为川蜀大地保护神,司职猎神、蹴鞠神、雷神、酒神、儿童保护神、农耕神等。
扩展资料
在漫长的衍变中,受儒道释三方以及民间传说的影响,二郎神衍化出了三重身世,亦被视为三个转世。一是官方儒家的李二郎(李泰,又称李昱),二是宗教道教的赵二郎(赵昱,亦叫赵煜),三是民间氐羌的杨二郎(杨戬,部分地方志又记作杨煜)。
由于《西游记》《封神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影响,作为仙凡独生子且担山赶日,劈山救母的杨二郎威名远播,成为明清以来人们最为熟悉的二郎神形象,并由《封神演义》敲定其名为杨戬。
问一下二郎神转世了吗
-
转世了,就在你隔壁那牵狗的
-
… … — 你去找找孙悟空有没有转世 孙悟空有二郎神也就有了
额头上长颗痣是不是二郎神转世
-
有这种可能,但不是长痣的人都是二郞神之化身。希望能够帮到你!
-
话说他有那么容易转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