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3选择器(有没有关注css3请简单说一些它的特点以及对选择器的认识)

有没有关注css3请简单说一些它的特点以及对选择器的认识

  • 2002 年 5 月 15 日发布了 CSS3 Line 模块,该模块规范了文本行模型。

  • 2002 年 11 月 7 日发布了 CSS3 Lists 模块,该模块规范了列表样式。

  • 2002 年 11 月 7 日还发布了 CSS3 Border 模块,新添加了背景边框功能。该模块后来被合并到了背景模块中。

  • 2003 年 5 月 14 日发布了 CSS3 Generated and Replaced Content 模块,定义了 CSS3 的生成及更换内容功能。

  • 2003 年 8 月 13 日发布了 CSS3 Presentation Levels 模块,定义了演示效果功能。

  • 2003 年 8 月 13 日还发布了 CSS3 Syntax 模块,该模块重新的定义了 CSS 语法基础。

  • 2004 年 2 月 24 日发布了 CSS3 Hyperlink Presentation 模块,重新定义了超链接表示规则。

  • 2004 年 12 月 16 日发布了 CSS3 Speech 模块,该模块重新定义了语音“样式”规则。

  • 2005 年 12 月 15 日发布了 CSS3 Cascading and Inheritance 模块,定义了 CSS 层叠和继承规则。

  • 2007 年 8 月 9 日发布了 CSS3 Basic Box 模块,该模块重新定义了 CSS 基本盒模型规则。

  • 2007 年 9 月 5 日发布了 CSS3 Grid Positioning 模块,定义了 CSS 网格定位规则。

  • 2009 年 3 月 20 日发布了 CSS3 Animations 模块,定义了 CSS 动画模型。

  • 2009 年 3 月 20 日还发布了 CSS3 3D Transforms 模块,定义了 CSS 3D 转换模型。

  • 2009 年 6 月 18 日发布了 CSS3 Fonts 模块,定义了 CSS 字体模式。

  • 2009 年 7 月 23 日发布了 CSS3 Image Values 模块,定义了图像内容显示模型。

  • 2009 年 7 月 23 日还发布了 CSS3 Flexible Box Layout 模块,定义了灵活的框布局模型。

  • 2009 年 12 月 1 日发布了 CSS3 2D Transforms 模块,定义了 2D 转换模型。

  • 2010 年 4 月 29 日发布了 CSS3 Generated Conten for Paged Media 模块,定义了分页媒体内容模型。

  • 2010 年 10 月 5 日发布了 CSS3 Text 模块,定义了文本模型。

  • 2010 年 10 月 5 日还发布了 CSS3 Background and Borders 模块,该模块重新补丁了边框和背景模型

选择器有1. 属性选择器 2. 结构伪类选择器 3. UI元素状态伪类选择器 4. 目标伪类选择器 5. 否定选择器 6. 通用兄弟选择器

input[type=’checkbox’]        这个是说在input标签下有一个type属性是checkbox的元素

input[type=’checkbox’]::after{/* ::after伪元素选择器,这里给是复选框的子体 */

content: ““;/* ::after子体内容 */

}

css三种选择器的特点


CSS
中,选择器是一种模式,用于选择需要添加样式的元素。
“CSS“
列指示该属性是在哪个
CSS
版本中定义的。(CSS1、CSS2
还是
CSS3。)
  .class
.intro
选择
class=“intro“
的所有元素。
1
  #id
#firstname
选择
id=“firstname“
的所有元素。
1
  *
*
选择所有元素。
2
  element
p
选择所有
《p》
元素。
1
  element,element
div,p
选择所有
《div》
元素和所有
《p》
元素。
1
  element
element
div
p
选择
《div》
元素内部的所有
《p》
元素。
1
  element》element
div》p
选择父元素为
《div》
元素的所有
《p》
元素。
2
  element+element
div+p
选择紧接在
《div》
元素之后的所有
《p》
元素。
2
  [attribute]
[target]
选择带有
target
属性所有元素。
2
  [attribute=value]
[target=_blank]
选择
target=“_blank“
的所有元素。
2
  [attribute~=value]
[title~=flower]
选择
title
属性包含单词
“flower“
的所有元素。
2
  [attribute|=value]
[lang|=en]
选择
lang
属性值以
“en“
开头的所有元素。
2
  :link
a:link
选择所有未被访问的链接。
1
  :visited
a:visited
选择所有已被访问的链接。
1
  :active
a:active
选择活动链接。
1
  :hover
a:hover
选择鼠标指针位于其上的链接。
1
  :focus
input:focus
选择获得焦点的
input
元素。
2
  :first-letter
p:first-letter
选择每个
《p》
元素的首字母。
1
  :first-line
p:first-line
选择每个
《p》
元素的首行。
1
  :first-child
p:first-child
选择属于父元素的第一个子元素的每个
《p》
元素。
2
  :before
p:before
在每个
《p》
元素的内容之前插入内容。
2
  :after
p:after
在每个
《p》
元素的内容之后插入内容。
2
  :lang(language)
p:lang(it)
选择带有以
“it“
开头的
lang
属性值的每个
《p》
元素。
2
  element1~element2
p~ul
选择前面有
《p》
元素的每个
《ul》
元素。
3
  [attribute^=value]
a[src^=“
3

css3有没有除第一个子元素以外的元素的选择器

有的,包括:“:not(:first-child)”、“:nth-child(n+2)”两种方式。

1、:not(:first-child):其中,E:not(s)表示匹配所有不匹配简单选择符s的元素E,E:first-child匹配同级兄弟元素中的第一个E元素。

2、:nth-child(n+2):其中nth-child表示第几个son,n+2表示从第二个开始(即所有的n都是取从0开始的自然数)。

扩展资料:

css3中相关的选择器:

1、E:root :匹配文档的根元素。在HT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中,根元素永远是HTML

2、E:nth-child(n):匹配父元素中的第n个子元素E

3、E:nth-last-child(n):匹配父元素中的倒数第n个结构子元素E

4、E:nth-of-type(n):匹配同类型中的第n个同级兄弟元素E

5、E:nth-last-of-type(n):匹配同类型中的倒数第n个同级兄弟元素E

6、E:last-child:匹配父元素中最后一个E元素

7、E:first-of-type:匹配同级兄弟元素中的第一个E元素

8、E:only-child:匹配属于父元素中唯一子元素的E

9、E:only-of-type:匹配属于同类型中唯一兄弟元素的E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ss3

css3属性选择器有哪些

css的选择器是还是比较富的,主要的css选择器如下: 标签选择器(如:body,div,p,ul,li) .类选择器(如:class=“head“,class=“head_logo“) ID选择器(如:id=“name“,id=“name_txt“) 全局选择器(如:*号) .组合选择器(如:.head .head_logo…

CSS3中选择器有哪些语法

ss3选择器如下:
一、通配符选择器(*)
通配符选择器是用来选择所有元素,,也可以选择某个元素下的所有元素。
二、元素选择器(E)
元素选择器,是css选择器中最常见而且最基本的选择器。
三、类选择器(.className)
类选择器是以一独立于文档元素的方式来指定样式,使用类选择器之前需要在html元素上定义类名
四、id选择器(#ID)
ID选择器和上面说的类选择器是很相似的,在使用ID选择器之前也需要先在html文档中加注ID名称,这样在样式选择器中才能找到相对应的元素,不同的是ID选择器是一个页面中唯一的值,我们在类使用时是在相对应的类名前加上一个“.”号(.className)而id选择器是在名称前使用“#“如(#id),
五、后代选择器(E F)
后代选择器也被称作包含选择器,所起作用就是可以选择某元素的后代元素,比如说:E
F,前面E为祖先元素,F为后代元素,所表达的意思就是选择了E元素的所有后代F元素,请注意他们之间需要一个空格隔开。
六、子元素选择器(E》F)
子元素选择器只能选择某元素的子元素,其中E为父元素,而F为子元素,其中E》F所表示的是选择了E元素下的所有子元素F。这和后代选择器(E
F)不一样,在后代选择器中F是E的后代元素,而子元素选择器E 》 F,其中F仅仅是E的子元素而以。
七、相邻兄弟元素选择器(E + F)
相邻兄弟选择器可以选择紧接在另一元素后的元素,而且他们具有一个相同的父元素,换句话说,EF两元素具有一个相同的父元素,而且F元素在E元素后面,而且相邻,这样我们就可以使用相邻兄弟元素选择器来选择F元素。

请简要说明css样式表中三种选择器(三种样式)的特点

CSS选择器的类型分为3类:标记选择器、类别选择器和ID选择器。(可能名称有不同的说法,但意思都是一样的) 标记选择器是利用HTML的标记直接定义标记内容的样式,如:h1{ color:red; font-size:25pt;} 类别选择器是通常说的class选择器,定义的时候要在名称前加.如:.one{ color:red; font-size:25pt;} ID选择器定义的时候要在前面加#,如:#box { color:red; font-size:25pt;} 利用DW写CSS的时候,高级就是上面说的ID选择器,ID选择器的名字可以任意命名,可以自己定义,可是标签就只能是HTML语言里制定的那些标记,不能自己定义。

关于css3的属性选择器的理解

F所表示的是选择了E元素下的所有子元素F。这和后代选择器(E
F)不一样,在后代选择器中F是E的后代元素,而子元素选择器E ,所起作用就是可以选择某元素的后代元素,比如说:E
F,前面E为祖先元素,而且F元素在E元素后面,,也可以选择某个元素下的所有元素。
二、元素选择器(E)
元素选择器,是css选择器中最常见而且最基本的选择器,不同的是ID选择器是一个页面中唯一的值,而且相邻,这样我们就可以使用相邻兄弟元素选择器来选择F元素; F,其中F仅仅是E的子元素而以。
七、相邻兄弟元素选择器(E + F)
相邻兄弟选择器可以选择紧接在另一元素后的元素,EF两元素具有一个相同的父元素,请注意他们之间需要一个空格隔开、子元素选择器(E,而且他们具有一个相同的父元素,换句话说,我们在类使用时是在相对应的类名前加上一个“css3选择器如下:
一、通配符选择器(*)
通配符选择器是用来选择所有元素,而F为子元素,其中E.className)
类选择器是以一独立于文档元素的方式来指定样式,使用类选择器之前需要在html元素上定义类名
四、id选择器(ID)
ID选择器和上面说的类选择器是很相似的,在使用ID选择器之前也需要先在html文档中加注ID名称;如(id),
五、后代选择器(E F)
后代选择器也被称作包含选择器,这样在样式选择器中才能找到相对应的元素.className)而id选择器是在名称前使用。
三.”号(、类选择器(,其中E为父元素;F)
子元素选择器只能选择某元素的子元素。
六,F为后代元素,所表达的意思就是选择了E元素的所有后代F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