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ile和metaphor的不同点
simile和metaphor的区别为:指代不同、用法不同、侧重点不同
一、指代不同
1、simile:明喻。
2、metaphor:暗喻。
二、用法不同
1、simile:明喻(Simile),是常用as或like等词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明喻的表达方法是:“A像B“。
2、metaphor:“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三、侧重点不同
1、simile:将具有共性的不同事物作对比。
2、metaphor:是简缩了的明喻。
metaphor的三种形式
metaphor的三种形式是有形(tangible)、无形(intangible)、原型的隐喻(archetypal metaphors)。
在艺术与建筑领域中,可以将隐喻(metaphor)定义以上为三种类别。
1、有形的隐喻(tangible metaphors)本体是来源于物理或者视觉上的事物,然后喻体也是。 五官可以切实感受到的,比如你可以听到、看到、触摸到的事物这些都是属于有形隐喻的范畴。
2、无形的隐喻(intangible metaphors)是通过一个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运用古典抽象的符号,包括装饰符号、结构符号、空间符号来进行对历史文化的隐喻。
3、原型(archetype)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可以具体外化表现的基本形式。建筑上原型是指历史上存在并且一直保留下来的某种特定的建筑形式,包括建筑的平面布局,建筑形态以及建筑构件等等。踏实过去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方式的典型体现。
隐喻主义既然强调建筑所具有实用性之外的象征性,其建筑的隐喻必须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即一般人或一部分人要能明白其所指的隐喻,也就是说观者由本体通过比喻词较易看到喻体。
一般说来,越容易明白的隐喻建筑,人与之交流越容易,人们也越愿意与之交流,古今中外所有优秀的隐喻建筑,其可读性大多数很高,可读性高是隐喻建筑成为优秀隐喻建筑的前提 。
metaphor是什么意思
metaphor
英[ˈmetəfə(r)] 美[ˈmɛtəˌfɔr, -fɚ]
n. 隐喻,暗喻;象征
名词复数:metaphors
英文名著里metaphor的例子
明喻(simile)和暗喻(metaphor)都可以通过很强的画面感来传达思想。首先,分别看一看明喻和暗喻的例子。
Her mind was like a balloon with static cling, attracting random ideas as they floated by.
她的头脑就像静电的气球,飘到哪儿,就吸引着哪儿的想法。
Humor is the shock absorber of life; it helps us take action.
幽默是生活的减震器,它可以鼓舞人们付诸于行动。
明喻和暗喻不仅仅可以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它们还体现了我们的思考方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运用语言文字。
扩展资料
George has been working at the same automobile factory six days a week, ten hours a day, for the past twelve years.(Use a simile or a metaphor to show how worn out George was feeling.)
过去12年里,乔治一直在一间汽车工厂上班,每周6天,每天10小时。(用比喻句表示乔治十分劳累。)
可以这样说:
George felt worn out, like an old punching bag in a neighbor’s garage.
乔治累得快垮了,就像邻居家那个破旧的拳击袋。
这是一个明喻句,把乔治的疲劳程度与破旧拳击袋被压瘪的程度进行对比,生动形象。
George felt worn out and useless–just another broken fan belt, a burst radiator hose, a discharged battery.
乔治累极了,还心生一股自我厌弃,觉得自己像一截破损的风扇带、一段烧坏的散热器软管、一块没电的电池。
这是一个暗喻句,破损的风扇带、烧坏的散热器软管、没电的电池三个意象与乔治自我认定的无用感产生联系,形成比较。